新闻动态

聊聊pytorch中Optimizer与optimizer.step()的用法

发布日期:2022-03-29 15:07 | 文章来源:源码中国

当我们想指定每一层的学习率时:

optim.SGD([
  {'params': model.base.parameters()},
  {'params': model.classifier.parameters(), 'lr': 1e-3}
 ], lr=1e-2, momentum=0.9)

这意味着model.base的参数将会使用1e-2的学习率,model.classifier的参数将会使用1e-3的学习率,并且0.9的momentum将会被用于所有的参数。

进行单次优化

所有的optimizer都实现了step()方法,这个方法会更新所有的参数。它能按两种方式来使用:

optimizer.step()

这是大多数optimizer所支持的简化版本。一旦梯度被如backward()之类的函数计算好后,我们就可以调用这个函数。

例子

for input, target in dataset:
  optimizer.zero_grad()
  output = model(input)
  loss = loss_fn(output, target)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optimizer.step(closure)

一些优化算法例如Conjugate Gradient和LBFGS需要重复多次计算函数,因此你需要传入一个闭包去允许它们重新计算你的模型。这个闭包应当清空梯度,计算损失,然后返回。

例子:

for input, target in dataset:
 def closure():
  optimizer.zero_grad()
  output = model(input)
  loss = loss_fn(output, target)
  loss.backward()
  return loss
 optimizer.step(closure)

补充:Pytorch optimizer.step() 和loss.backward()和scheduler.step()的关系与区别

首先需要明确optimzier优化器的作用, 形象地来说,优化器就是需要根据网络反向传播的梯度信息来更新网络的参数,以起到降低loss函数计算值的作用,这也是机器学习里面最一般的方法论。

从优化器的作用出发,要使得优化器能够起作用,需要主要两个东西:

1. 优化器需要知道当前的网络或者别的什么模型的参数空间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训练文件中,正式开始训练之前需要将网络的参数放到优化器里面,比如使用pytorch的话总会出现类似如下的代码:

optimizer_G = Adam(model_G.parameters(), lr=train_c.lr_G)# lr 使用的是初始lr
optimizer_D = Adam(model_D.parameters(), lr=train_c.lr_D)

2. 需要知道反向传播的梯度信息

我们还是从代码入手,如下所示是Pytorch 中SGD优化算法的step()函数具体写法,具体SGD的写法放在参考部分。

def step(self, closure=None):
"""Performs a single optimization step.
Arguments:
 closure (callable, optional): A closure that reevaluates the model
  and returns the loss.
"""
loss = None
if closure is not None:
 loss = closure()
  
for group in self.param_groups:
 weight_decay = group['weight_decay']
 momentum = group['momentum']
 dampening = group['dampening']
 nesterov = group['nesterov']
  
 for p in group['params']:
  if p.grad is None:continue
  d_p = p.grad.data
  if weight_decay != 0:d_p.add_(weight_decay, p.data)
  if momentum != 0:param_state = self.state[p]if 'momentum_buffer' not in param_state:
buf = param_state['momentum_buffer'] = d_p.clone()else:
buf = param_state['momentum_buffer']
buf.mul_(momentum).add_(1 - dampening, d_p)if nesterov:
d_p = d_p.add(momentum, buf)else:
d_p = buf  
  p.data.add_(-group['lr'], d_p)  
return loss

从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到step这个函数使用的是参数空间(param_groups)中的grad,也就是当前参数空间对应的梯度,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optimzier使用之前需要zero清零一下,因为如果不清零,那么使用的这个grad就得同上一个mini-batch有关,这不是我们需要的结果。

再回过头来看,我们知道optimizer更新参数空间需要基于反向梯度,因此,当调用optimizer.step()的时候应当是loss.backward()的时候,这也就是经常会碰到,如下情况

total_loss.backward()
optimizer_G.step()

loss.backward()在前,然后跟一个step。

那么为什么optimizer.step()需要放在每一个batch训练中,而不是epoch训练中,这是因为现在的mini-batch训练模式是假定每一个训练集就只有mini-batch这样大,因此实际上可以将每一次mini-batch看做是一次训练,一次训练更新一次参数空间,因而optimizer.step()放在这里。

scheduler.step()按照Pytorch的定义是用来更新优化器的学习率的,一般是按照epoch为单位进行更换,即多少个epoch后更换一次学习率,因而scheduler.step()放在epoch这个大循环下。

以上为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本站。

美国服务器租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标注为YINGSOO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欢迎引用、转载,请保持原文完整并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禁止复制或仿造本网站,禁止在非www.yingsoo.com所属的服务器上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推荐、互联网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内容涉嫌侵权,请联系alex-e#qq.com处理。

相关文章

实时开通

自选配置、实时开通

免备案

全球线路精选!

全天候客户服务

7x24全年不间断在线

专属顾问服务

1对1客户咨询顾问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7*24小时在线

客服
热线

400-630-3752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