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创建本地镜像实现方法解析
发布日期:2022-01-13 11:43 | 文章来源:gibhub
所谓的容器实际上是在父镜像的基础上创建了一个可读写的文件层级,所有的修改操作都在这个文件层级上进行,而父镜像并未受影响,如果读者需要根据这种修改创建一个新的本地镜像,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本文先来看第一种方式:commit。
创建容器
首先,根据本地镜像运行一个容器,如下:
命令解释:
- 首先执行docker images命令,查看本地镜像。
- 根据本地镜像中的nginx镜像,创建一个名为nginx的容器,并启动。
- 将宿主机中一个名为index.html的文件拷贝到容器中。
- 访问容器,发现改变已经生效。
- 接下来再重新创建一个容器,名为nginx2.
- 访问nginx2,发现nginx2中默认的页面还是nginx的默认页面,并未发生改变。
创建本地镜像
接下来,根据刚刚创建的第一个容器,创建一个本地镜像,如下:
命令解释:
- 参数-m是对创建的该镜像的一个简单描述。
- --author表示该镜像的作者。
- ce1fe32739402表示创建镜像所依据的容器的id。
- sang/nginx则表示仓库名,sang是名称空间,nginx是镜像名。
- v1表示仓库的tag。
- 创建完成后,通过docker images命令就可以查看到刚刚创建的镜像。
- 通过刚刚创建的镜像运行一个容器,访问该容器,发现nginx默认的首页已经发生改变。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本站。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标注为YINGSOO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欢迎引用、转载,请保持原文完整并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禁止复制或仿造本网站,禁止在非www.yingsoo.com所属的服务器上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推荐、互联网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内容涉嫌侵权,请联系alex-e#qq.com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