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数据中心:算力时代的万能“粮仓”
中原大数据中心总投资20亿元,总建筑面积15.46万平方米,旨在建成国内一流的高标准示范性数据中心。
河南的大数据有多“大”?将以15万台服务器、30EB存储容量的规模支撑未来几年的存储需求,存储量相当于300万个省图书馆。这些大数据未来存储在哪里?7月21日,记者来到省重点项目——中原大数据中心探寻答案。
据了解,中原大数据中心由河南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携手国内一流设计单位倾力打造,项目总投资20亿元,总建筑面积15.46万平方米,旨在建成国内一流的高标准示范性数据中心。
阿里研究院提出,人类已经从电力时代进入了算力时代,其中“数据是新的生产资料,算力是新的生产力”,构成这个时代最基本的生产基石。河南数字中原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金锋认为,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中心渐渐成为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的万能“粮仓”,24小时给新经济补给“口粮”。
一层是柜机冷冻站,二层三层是标准化模块机柜,随着中原大数据中心工程建设部经理王二超的介绍,该项目整体空间框架逐渐清晰。如果把河南的整个“新基建”看作一座楼宇,中原大数据中心在“新基建”发展中充当“底座”的角色,将充电桩、车联网、5G应用场景等“新基建”所产生的大量数据反馈到这里进行计算、传输以及存储。
中原大数据中心按照“国A”等级建设。所谓“国A”等级,一是配置高等级的“防火墙”,安全系数高;二是配置专属化的“供电路”,运算不中断。“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数字经济公司都是我们的‘租客’。”王二超说。算力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代表性指标,大数据中心作为“两新一重”关键内容,既拉动消费惠及民生,又促进产业升级。“未来,算力会像水电气暖一样,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标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说。
每5分钟更新交通拥堵指数、一键办理商品房登记、网上预约挂号……中原大数据中心用“算力”连接万物,会让河南的城市管理更智慧。
文章转自:河南日报 / 免责声明:文章系本站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 24 小时内删除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标注为YINGSOO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欢迎引用、转载,请保持原文完整并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禁止复制或仿造本网站,禁止在非www.yingsoo.com所属的服务器上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推荐、互联网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内容涉嫌侵权,请联系alex-e#qq.com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