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测试:服务器稳定性测试方法主要有几种
【小Y 提示】本文部分内容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服务器测试”等相关问题,请咨询YINGSOO客服,良心推荐,按需选配!
【畅销产品】加拿大云服务器 | 俄罗斯云服务器 | 加拿大物理服务器
【推荐文章】最具性价比的境外服务器?这两个你绝对不陌生
服务器稳定性是最重要的,如果在稳定性方面不能够保证业务运行的需要,再高的性能也是无用的。正规的服务器厂商都会对产品进行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运行稳定性测试。重点要考虑的是冗余功能,如:数据冗余、网卡冗余、电源冗余、风扇冗余等。
一些服务器稳定性测试方法主要为以下几种:
压力测试:
已知系统高峰期使用人数,验证各事务在最大并发数(通过高峰期人数换算)下事务响应时间能否达到客户要求。系统各性能指标在这种压力下是否还在正常数值之内。系统是否会因这样的压力导致不良反应(如:宕机、应用异常中止等)。
RampUp增量设计:
如并发用户为75人,系统注册用户为1500人,以5%-7%作为并发用户参考值。一般以每15s加载5人的方式进行增压设计,该数值主要参考测试加压机性能,建议Run几次。以事务通过率与错误率衡量实际加载方式。
RampUp增量设计目标:
寻找已增量方式加压系统性能瓶颈位置,抓住出现的性能拐点时机,一般常用参考Hits点击率与吞吐量、CPU、内存使用情况综合判断。模拟高峰期使用人数,如早晨的登录,下班后的退出,工资发送时的消息系统等。
另一种极限模拟方式,可视为在峰值压力情况下同时点击事务操作的系统极限操作指标。加压方式不变,在各脚本事务点中设置同集合点名称(如:lr_rendzvous("same");)在场景设计中,使用事务点集合策略。以同时达到集合点百分率为标准,同时释放所有正在Run的Vuser。
稳定性测试:
已知系统高峰期使用人数、各事务操作频率等。设计综合测试场景,测试时将每个场景按照一定人数比例一起运行,模拟用户使用数年的情况。并监控在测试中,系统各性能指标在这种压力下是否能保持正常数值。事务响应时间是否会出现波动或随测试时间增长而增加。系统是否会在测试期间内发生如宕机、应用中止等异常情况。
根据上述测试,各事务条件下出现性能拐点的位置,以确定稳定性测试并发用户的人数。根据实际测试服务器(加压机、应用服务器、数据服务器三方性能),估算最终并发用户人数。如果亲们有服务器租用或者托管需求随时联系小Y,提供技术协助等服务。
如何看待服务器的DIY
在PC市场中,DIY计算机因为装配简单、可选配件众多、配置灵活多变、价格比较低廉而被大家所广泛推崇。现在也有人开始把目光瞄向其他方面的DIY,例如笔记本和服务器。对于笔记本的DIY来说,笔者认为纯粹是噱头。那么对于服务器的DIY,我们是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呢?很多人都认为,服务器是一台超级PC,因此也可以DIY。理论上来说却是如此,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么?笔者从以下四点给您带来有关于DIY服务器的分析。
性能方面:一般来说,CPU、内存和硬盘以及机箱电源都是属于通用型配件,如果采用相同的型号的产品我们可以认为DIY的服务器性能与成品服务器相当,但是其他部分的差异,尤其是主板,经常会相差十万八千里。服务器生产商对于高端服务器的设计比较成熟,尤其是4路以上的服务器设计,很多厂商均有自己不同的设计,有的是一块主板上可以安装4颗处理器,而有的厂商则采用特殊的接口的双主板堆叠式设计,例如戴尔的PowerEdgeR820。而我们在市场上能够买的到的主板基本都是基于一路或者两路处理器的主板,支持四路处理器的主板非常稀少,价格更是昂贵。因此DIY只适用于低端的塔式或者1U以及2U的机架式服务器。
扩展性方面:我们现在已经跨入云服务器时代,所以对于服务器的扩展性要求比较高,因此,更多的内存插槽和更多硬盘安装槽位的服务器设计是以后的发展趋势。
对于DIY服务器来说,因为主板基本只支持1路或2路的处理器,因此可支持的内存数就非常有限,并且因为服务器的前置硬盘槽位电路是服务器厂商配合磁盘阵列卡进行单独设计的,因此普通消费者不可能购买到专门的硬盘扩展插槽卡这类的板卡,所以DIY服务器能够支持的硬盘数就对主板和通用型磁盘阵列卡上接口数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DIY的服务器只适用于小型的文件服务器或者控制管理,而对于现在流行的云服务器,则根本无法胜任。支持ECC校验的服务器内存稳定性方面:这才是最关键的方面。稳定压倒一切,这个真理适用于任何地方。对于服务器来说,在性能满足需求的同时,服务器的稳定性如何会直接影响到网站或者业务的进行。试想如果服务器三天两头的出问题,不仅业务会受到重大影响,甚至连维护都会成为一个严重的负担。
另外,品牌的成品服务器是要经过众多的测试,甚至要经过高温、高负荷等一系列极端测试,而DIY的服务器毕竟测试时间有限,各个配件的兼容性也是需要时间来检验,因此,贪图这点便宜是得不偿失的。成本方面: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这用在服务器的配件上一点也不夸张。经过十几年的发展,PC的DIY可以说已经是深入人心,不但市场庞大成熟、可选配件众多,而且价格便宜。而对于服务器来说,想在DIY市场购买服务器的配件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单说服务器的内存,连在市场上买到一根DDR3ECC内存都是很困难的。而最困难的就是服务器的主板,因为用户群小,大牌主板生产商生产的服务器主板数量也比较小,而且型号稀少,所以变得“奇货可居”。当然主板价格也是贵的惊人,更不用谈高端的双路和四路服务器主板了。
虽然这些配件都可以在网上买到,但是加上内存、处理器、硬盘、服务器电源和服务器机箱,整体的成本并不便宜,并且因为没有专门的市场,实体店数目稀少,因此购买的零配件的质保也成了很大的问题。综合来看,DIY服务器的成本并不算便宜,不但可选的配件少,并且售后和质保比较麻烦,而且DIY的服务器扩展性有限,稳定性也是个值得考验的问题。所以所谓的DIY带来的高性价比这条定律并不适用于服务器,至少是中高端服务器。尽管笔者是个忠实的DIY爱好者,但是在服务器的DIY方面,笔者还是建议应该缓行。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标注为YINGSOO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欢迎引用、转载,请保持原文完整并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禁止复制或仿造本网站,禁止在非www.yingsoo.com所属的服务器上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推荐、互联网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内容涉嫌侵权,请联系alex-e#qq.com处理。